英國駭客濫用50倍槓桿,驚人交易獲利2000萬美元幕後秘辛

50倍槓桿狂人?英國駭客疑似豪賺2000萬美金

加密貨幣圈每天都不缺八卦,但這次的故事實在太狂!知名鏈上偵探 ZachXBT 最近爆料,一名神秘交易員在去中心化永續合約交易所 HyperliquidGMX 上大撈一筆,靠著 50倍槓桿 賺了超過 2000 萬美元 。更刺激的是,這傢伙竟然可能是一名曾經涉案的英國駭客—— William Parker

駭客出身的交易大鯨?

ZachXBT 在 3 月 20 日的 X(前 Twitter)貼文中透露,這名神秘鯨魚其實是英國人 Parker,之前還使用過另一個名字 Alistair Packover 。這位大哥的履歷可不簡單,不只因為 2023 年涉嫌從兩間賭場詐取 100 萬美元 而被捕,還有多年前的駭客與賭博相關案件紀錄。

該貼文指出,Parker 這些年來屢次犯案,完全沒從過去的錯誤中學到教訓,甚至變本加厲,繼續在加密市場用高槓桿交易大玩賭博遊戲。

錢從哪來?鏈上蛛絲馬跡

ZachXBT 也不是信口開河,這次爆料根據的是一條手機號碼線索。據稱,這個號碼曾經收到來自該交易員錢包的轉帳。而且,更驚人的是,這個錢包還與過去的 釣魚攻擊 有關,間接證明這個 50 倍槓桿的狂人並非單純的交易高手,而是一位懂技術、玩黑市的資深玩家。

如何用高槓桿撈金?Hyperliquid 和 GMX 玩法揭秘

這名鯨魚之所以能豪賺 2000 萬美元,靠的就是 高槓桿交易 。簡單來說,就是開大槓桿賭行情、放大可能利潤(當然,也放大可能損失)。

Hyperliquid 和 GMX 有何不同?

  • Hyperliquid :一個去中心化的 永續合約 交易所,允許交易者用 USDC穩定幣作為保證金,進行槓桿交易。
  • GMX :另一個類似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提供槓桿交易,但機制稍有不同。

Parker 這次的驚天大獲利,主要來自 以太幣 (ETH)Chainlink (LINK) 的槓桿倉位。就在 3 月 12 日,他刻意清算自己價值 2 億美元 的 ETH 多單,引發 Hyperliquid 的流動性池損失 400 萬美元,而自己卻順勢賺進 180 萬美元

這算作弊嗎?Hyperliquid 的反應

這種行為並非技術上的 漏洞攻擊 ,而是 Hyperliquid 本身槓桿系統的正常運作結果。但畢竟損失慘重,Hyperliquid 之後也不得不修改規則,提高槓桿交易的 保證金要求 ,以防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這種高槓桿玩法真的能長久嗎?

許多交易者對這類 去中心化槓桿交易平台 越來越感興趣,因為這比起傳統交易所更自由,但風險也是非常驚人。

高槓桿的風險有哪些?

  • 閃電式清算 :像 Parker 這樣 50 倍槓桿的玩法,只要行情稍微震盪一點,就可能瞬間清算。
  • 市場操縱 :如果資金夠多,像這次一樣故意影響市場,甚至可以在別人還沒反應過來之前獲利。
  • 穩定性問題 :如果交易者操縱市場,平台本身也可能爆雷,影響其他用戶。

長久而言,這種玩法真的可行嗎?

老實說,這種超高槓桿玩法,對普通投資人來說可謂地獄級風險。就像是去賭場「梭哈」,贏的時候很風光,但輸的話可是血本無歸。有些人能賺,但更大多數的玩家最後恐怕只能含淚出場。

結語:加密市場的「梭哈」傳奇

這次的 Hyperliquid 大鯨魚事件,再次讓人見識到 DeFi 槓桿交易 的刺激與瘋狂。William Parker 這位「駭客交易員」的故事,讓人不禁想問:到底是命運的安排,還是單純的老千技藝?而隨著 DeFi 市場規模日益擴大,類似的戲碼恐怕還會不斷上演——只是下一次,又會是哪個神秘人物登場呢?

區塊鏈的過客

在這個變動比行情還快的產業,我選擇當個過客——
不是冷眼旁觀,而是用腳印走過每一段鏈與鏈之間的震盪與狂熱。

我從2019年進入幣圈,那年我沒抓住機會,卻抓住了「學會不追高殺低」的教訓。
我不追短線消息,不炒冷門幣種。
我相信交易不是比誰衝得快,而是誰活得久。

交易勝率:63.7%(過去 3 年合約實測)
資金最大回撤控制:< 11.2%
累積下單紀錄:5,400 筆以上(現貨+合約)
空投收入統計:2021–2023 年總收入超過 $24,000 美金(含 ARB、APT、BLUR 等主流空投)

我使用的工具包括:
技術分析(支撐壓力、RSI、成交量動能判斷)
鏈上數據監控(DeBank、Token Terminal)
板塊輪動模型(L1→L2→GameFi→AI輪動節奏)

我知道這個市場讓太多人懷疑自己、在爆倉後失去信心。
如果我的紀錄、觀點、或者哪怕一段避雷經驗能幫你撐過一段時間,那這裡的存在就值得。

More From Author

PENGU ETF登場:加密貨幣市場中的新挑戰與機遇

證券交易委員會新立場:PoW挖礦未涉及證券法規的影響分析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