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跌到疫情低點:對你我荷包與經濟影響

國際油價雪崩至疫情低點:這對你的荷包和全球經濟有什麼影響?

嘿,各位對財經有點興趣的朋友們!最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件事?國際油價默默地跌到了COVID-19疫情以來的最低點附近了!身為一個關注市場動態的人,我看到這個消息時,心裡覺得「哇,這可不是小事!」。油價是全球經濟的溫度計,它的劇烈波動絕對會牽動很多層面,從我們每天加油的錢,到大國的財政收入,甚至是你家屋頂那塊太陽能板的未來。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油價跌得這麼慘?低油價是好事還是壞事?對我們一般人、不同國家和不同產業又會產生什麼影響呢?這篇文章,我就用比較輕鬆的方式,帶大家一起搞懂這場能源市場的大變局!

moneta markets

油價為何跌不停?兩大關鍵推手一次看懂

要說油價為什麼會跌到這個程度,背後其實有幾個主要原因在角力。根據我看的一些資料和分析師的說法,最關鍵的兩個因素是:

第一個推手:產油國聯盟 OPEC+ 決定增產

大家應該都聽過 OPEC+ 這個組織吧?簡單來說,它就是由石油輸出國家組織 (OPEC) 和一些非OPEC產油國(像俄羅斯)組成的聯盟,它們的產量佔了全球很大一部分。過去為了維持油價穩定,OPEC+ 有時候會協調減產。但最近,這個聯盟卻做出了增產的決定!

想像一下,市場上的石油供給變多了,如果在需求沒有同步大幅增加的情況下,根據供需法則,價格自然就會往下掉。分析師認為,OPEC+ 這次的增產,是導致近期油價下跌最直接、最有力的原因之一。為什麼他們要增產?背後原因可能很複雜,或許是內部成員國有不同的利益考量,或許是想維持或搶回市場佔有率,但總之,這個決定實實在在地增加了市場上的石油供給。

第二個推手: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影響

別忘了美國在全球能源市場上的份量,特別是頁岩油生產的崛起。資料裡提到,當時的美國總統川普,一方面呼籲美國的石油業者要「鑽好鑽滿」,意思就是鼓勵他們盡量增產;另一方面,他也實施了一些關稅和貿易政策。

雖然關稅政策跟石油價格看起來沒那麼直接相關,但它可能影響全球的經濟活動,進而影響石油的需求。而且,川普鼓勵美國增產的態度,等於是為市場增加了額外的供給預期。當OPEC+ 和美國兩邊的供給力量都在增強時,油價要不跌都難。

所以囉,把這兩個主要原因疊加起來看,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國際基準的布倫特原油價格會跌到每桶65美元以下,跟2022年那個因為俄烏戰爭等因素衝上高點的時候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Oil Price Impact Illustration 1

低油價是福是禍?對全球經濟與你我生活的雙面影響

油價下跌,對不同的人、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產業來說,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可以說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我們來看看它帶來的主要影響:

對全球宏觀經濟:通膨降溫與經濟成長的助力

對於全球經濟來說,低油價通常是一件好事,特別是在面臨通膨壓力的時候。為什麼?因為石油是很多東西的基礎成本,從交通運輸到工業生產,幾乎都離不開它。油價跌了,就等於這些環節的成本降低了。

* 通膨放緩:想想看,運輸成本下降了,商品運送的費用就少了;工廠使用能源的費用少了,生產成本也降低了。這些都有助於減緩全球物價上漲的速度,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通膨降溫」。這對各國央行來說,或許也能鬆一口氣,在制定貨幣政策時,壓力會小一點。
* 提振原油進口國經濟:像歐洲、台灣這樣高度依賴進口原油的國家,油價下跌簡直是個大禮包!進口成本變低,外匯壓力減輕,企業的生產成本降低,消費者花費在能源上的錢也變少。Cebr 的分析師 Pushpin Singh 就提到,這對這些國家的經濟成長有正面提振作用。

對消費者:荷包有感,消費力提升

這個影響大概是我們最有感的。開車族加油變便宜了,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票價或許有機會持穩甚至下降(雖然不一定立刻反映)。

* 交通成本降低:這應該不用多解釋,每次去加油站,看到油價比較低,心情總會好一點,感覺錢比較沒有那麼快飛走。
* 生產成本降低,物價壓力減輕:不只是交通,食品、衣服、各種商品的生產過程都可能用到石油或其副產品。成本降低理論上會反映在商品價格上(當然,這中間有很多環節和變數),但至少物價上漲的壓力會小一些。
* 增加非必需消費:當你花在必需品(如能源)上的錢變少了,手頭自然會比較寬裕,有多餘的錢可以花在看電影、旅遊、買新衣服這些「非必需消費」上。這對零售、餐飲、觀光等行業是個好消息。

總結一下,對全球經濟和消費者來說,低油價短期內看起來是個不錯的消息,有助於對抗通膨,刺激經濟活動。

能源產業的幾家愁:頁岩油與再生能源的挑戰

凡事都有兩面性,低油價對某些產業卻是個嚴峻的考驗。

* 頁岩油生產商的困境:美國是頁岩油生產大國,特別是德州和新墨西哥州的二疊紀盆地。頁岩油開採的成本相對較高,需要持續的鑽探和投資。Rystad Energy 的分析師 Jorge Leon 指出,當油價逼近或跌破每桶60美元這個門檻時,很多頁岩油生產商的利潤空間會被嚴重擠壓,甚至虧損。這已經導致這些公司減少了在二疊紀盆地等地的投資和鑽探活動。想像一下,你是一個頁岩油公司老闆,油價這麼低,我還花大錢去鑽井幹嘛?當然是先停下來觀望囉。
* 再生能源競爭力減弱:這點聽起來可能有點反直覺,但確實是低油價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替代昂貴的化石燃料這個基礎上。當石油便宜了,傳統能源的成本優勢就變得更明顯。這可能會讓一些企業或個人覺得,「既然傳統能源這麼便宜,我幹嘛還要花大錢去裝太陽能板或投資新的綠色科技?」盛寶銀行的大宗商品策略主管 Ole Hansen 就有提到這方面的擔憂,低油價可能會拖慢全球綠色科技投資和能源轉型的腳步。

所以,雖然低油價讓加油便宜了,但對正在努力發展的再生能源產業和高成本的頁岩油產業來說,無疑是個逆風。

Oil Price Impact Illustration 2

產油國的大考驗:誰能挺住?誰又會受傷?

對於經濟高度依賴石油收入的國家來說,低油價可就是個大麻煩了。但即便同為產油國,它們的「抗跌能力」也差很大。

體質強健組:沙烏地阿拉伯、阿聯、科威特

這些國家通常有幾個共同點:石油儲量非常豐富,開採成本低,而且過去靠著賣油累積了大量的外匯儲備和主權財富基金。就像一個人存了很多錢,就算收入 temporarily 減少,生活也不至於馬上出問題。資料裡也提到,擁有高貨幣存底的國家,像是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科威特等,對低油價的承受能力就比較高。他們可以依靠這些儲備來彌補石油收入的不足,維持國內的財政支出和經濟穩定。從長遠來看,一些分析師甚至認為,低油價可能會讓這些開採成本低廉的主要產油國成為長期贏家,因為它們可以趁機擠壓高成本的生產商(比如一部分頁岩油),最終奪回市場佔有率。

財政吃緊組:伊朗、委內瑞拉、奈及利亞

相較之下,有些產油國的日子就比較難過了。

* 高度仰賴石油收入且受制裁的國家:像是伊朗和委內瑞拉,它們的經濟可以說幾乎是靠石油在撐。而且,這些國家可能還面臨國際制裁,出口石油本來就不容易,價格再這麼低,真是雪上加霜。它們的財政收入會大幅減少,可能影響政府運作和社會穩定。
* 借款能力受限的國家:奈及利亞也是一個例子,雖然是重要產油國,但如果本身借款能力有限,又沒有雄厚的儲備,低油價導致收入減少時,就比較難透過借錢來度過難關,經濟可能因此受到較大的衝擊。

新興產油國的挑戰:蓋亞那

資料裡特別提到了一個比較新的產油國:蓋亞那。這個南美洲國家近年來因為發現大量石油而 GDP 大幅成長,搖身一變成為經濟成長的黑馬。但如果油價持續低迷,對於這樣一個剛開始依賴石油收入來發展的國家來說,經濟放緩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這讓我想起一句話,「成也石油,敗也石油」,對於經濟結構單一的國家來說,過度依賴單一商品風險真的很高。

為了更清楚地呈現不同產油國在低油價下的情況,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表格:

國家類型 代表國家 面對低油價的處境 關鍵因素
高儲備/低成本產油國 沙烏地阿拉伯、阿聯、科威特 較能承受衝擊,長期可能獲益 高貨幣存底、低開採成本
高度依賴石油/財政脆弱產油國 伊朗、委內瑞拉、奈及利亞 經濟可能受創,面臨財政壓力 經濟結構單一、借款能力受限、可能面臨制裁
新興產油國 蓋亞那 經濟成長可能放緩 新發現石油、經濟剛開始依賴石油收入

這個表格應該能幫助大家更直觀地理解不同國家在這次油價變動中的位置。

Oil Price Impact Illustration 3

市場展望與分析師的看法:未來油價何去何從?

面對當前的低油價環境,市場分析師們怎麼看未來的走勢和影響呢?

綜合資料裡的觀點:

* 分析師普遍認為,油價如果持續在每桶60美元上下甚至更低,對高成本的頁岩油生產商是個不利因素,這會影響到相關的投資活動。
* 長期來看,OPEC+ 中那些財力雄厚、開採成本低的成員國,可能會藉由目前的低價環境,讓一些邊際成本較高的生產者退出市場,最終擴大自己的市場佔有率。這場價格戰雖然短期讓大家都不好受,但對強者來說,或許是個重新洗牌的機會。
* 同時,也有分析師提醒,川普時代的貿易政策和金屬等投入成本的變化,也會對整體的通膨形勢產生影響,所以低油價對通膨的「淨影響」到底有多大,還是要全面評估。

我個人的看法是,能源市場永遠充滿變數。地緣政治風險(想想烏克蘭戰爭的影響)、全球經濟景氣的變化、主要產油國的內部政策調整,甚至是新能源技術的突破,都可能瞬間改變油價的走勢。雖然目前是低油價,但不能保證它會一直持續下去。作為投資者或只是關心經濟的民眾,持續關注這些因素的發展是很重要的。

總結:油價下跌,一把雙面刃

總的來說,國際油價跌到疫情低點,是供給增加和特定政策共同作用的結果。這對全球經濟來說,短期內有助於抑制通膨、提振原油進口國的經濟,也讓消費者手上的錢變多,可以增加消費。

然而,這也是一把雙面刃。它給高成本的頁岩油產業帶來壓力,可能減緩再生能源的發展速度。同時,對於那些經濟高度依賴石油、財政狀況較弱的產油國來說,這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未來油價怎麼走,以及各國和各產業如何應對這種變化,將繼續是全球經濟和能源市場關注的焦點。這也提醒我們,能源價格的波動,遠不只影響到加油站的數字,它牽動著複雜的全球經濟鏈條。

常見問題 (FAQ)

為什麼國際油價會跌到COVID-19疫情以來的最低點?

國際油價下跌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產油國聯盟 OPEC+ 決定增加石油產量,增加了市場供給;二是美國總統川普鼓勵美國石油業者增產,並實施可能影響全球經濟和石油需求的關稅政策。這些因素疊加導致市場供給相對增加,油價隨之走低。
低油價對全球通膨有什麼影響?

低油價有助於減緩全球通膨速度。因為石油是許多商品和服務(特別是交通運輸和生產製造)的基礎成本,油價下跌會降低這些成本,進而減輕物價上漲的壓力,對抗通膨。
低油價對再生能源產業是好事還是壞事?

低油價對再生能源產業來說通常是個挑戰。再生能源相較於傳統化石燃料的競爭力,部分建立在其價格優勢上。當石油等傳統能源價格變低,再生能源的相對成本顯得較高,可能會降低部分投資者或消費者轉向綠色科技的動力,可能拖累相關投資的進程。
不同產油國對低油價的承受能力一樣嗎?

不一樣。擁有高貨幣存底、開採成本低的國家(如沙烏地阿拉伯、阿聯)對低油價的承受能力較強,可以利用儲備彌補收入減少。而經濟高度依賴石油收入、財政狀況或借款能力較弱的國家(如伊朗、委內瑞拉、奈及利亞)則可能面臨較大的經濟壓力和挑戰。新興產油國(如蓋亞那)也可能因油價下跌導致經濟放緩。
分析師如何看待未來油價走勢?

分析師認為,低油價對頁岩油等高成本生產商不利,可能導致其投資減少。長期來看,開採成本低的主要產油國可能藉此機會擠壓其他生產者,奪回市場占有率。但未來油價仍受地緣政治、全球經濟狀況、主要產油國政策等多重因素影響,充滿不確定性。

區塊鏈的過客

在這個變動比行情還快的產業,我選擇當個過客——
不是冷眼旁觀,而是用腳印走過每一段鏈與鏈之間的震盪與狂熱。

我從2019年進入幣圈,那年我沒抓住機會,卻抓住了「學會不追高殺低」的教訓。
我不追短線消息,不炒冷門幣種。
我相信交易不是比誰衝得快,而是誰活得久。

交易勝率:63.7%(過去 3 年合約實測)
資金最大回撤控制:< 11.2%
累積下單紀錄:5,400 筆以上(現貨+合約)
空投收入統計:2021–2023 年總收入超過 $24,000 美金(含 ARB、APT、BLUR 等主流空投)

我使用的工具包括:
技術分析(支撐壓力、RSI、成交量動能判斷)
鏈上數據監控(DeBank、Token Terminal)
板塊輪動模型(L1→L2→GameFi→AI輪動節奏)

我知道這個市場讓太多人懷疑自己、在爆倉後失去信心。
如果我的紀錄、觀點、或者哪怕一段避雷經驗能幫你撐過一段時間,那這裡的存在就值得。

More From Author

融資保證金與維持率計算教學,新手避開斷頭危機

日股交易時間變長了!11月5日收盤延後30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