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原油為何反彈?庫存、OPEC+、地緣政治如何影響油價前景

美國原油為何反彈?庫存驟降、OPEC+政策與地緣政治角力下的WTI油價前景

近期的國際原油市場可說是一波三折。在前一週經歷了約 12% 的劇烈下跌後,我們看到美國西德州中質原油(WTI)價格終於迎來小幅度的反彈,目前正努力向 65.00 美元這個重要的心理關卡叩關。依我的觀察,這波反彈背後的主要推手,正是大家高度關注的美國原油庫存數據。

美國原油庫存:意外的庫存大減是主要催化劑

說到影響油價最直接的基本面因素,美國的原油庫存絕對是榜上有名。根據最新的市場資訊,美國官方報告顯示原油庫存出現了大幅下降,而即將公布的美國石油協會(API)週報也預計會顯示庫存進一步減少。這可不是一時現象,過去五週以來,美國的原油庫存其實都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

moneta markets

這個持續下降的庫存數據意味著什麼?在我看來,這很可能反映了幾個面向:首先,季節性的需求可能正在增加,特別是隨著夏季用油高峰期的臨近(雖然現在是 6 月底,但市場會提前反應預期)。再來,過去一段時間,由於中東地緣政治的擔憂,一些國家可能為了應對潛在的供應中斷風險而進行了戰略儲備或庫存調整。不論是哪種原因,庫存的減少都直接降低了市場上的「多餘」原油量,從供需角度來說,這自然對油價構成了支撐,甚至是推升的力量。

我們可以這樣想:如果市面上的商品變少了,而買家需求還不錯,賣家自然就有抬高價格的空間。這就是庫存下降對油價最直觀的影響。像是中央社的報導就明確指出,美國政府報告顯示原油庫存的大幅下降,是推動 6 月 25 日國際油價反彈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天 WTI 就上漲了 0.9% 至每桶 64.92 美元,布蘭特原油也上揚了 0.8% 至每桶 67.68 美元,這都印證了庫存數據的強勁影響力。

原油庫存下降示意圖

OPEC+ 的供應策略:油價上漲的「隱形天花板」?

然而,光有庫存下降這個利好因素,並不代表油價就能一路高歌猛進。在原油市場中,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簡稱 OPEC+)的影響力絕對不容忽視。這個組織的任何供應政策調整,都會對全球原油供需平衡預期產生宏觀層面的影響。

根據報告內容,OPEC+ 有計劃逐步增加石油供應。舉例來說,他們預計在 2025 年 8 月每日增產 41.1 萬桶。雖然這聽起來好像數量不大,而且是明年的事情,但市場是會對未來的預期做出反應的。OPEC+ 的這種「增產計畫」就像一個隱形的上限,它告訴市場參與者,如果油價漲得太快太高,OPEC+ 是有能力並且可能增加供應來平衡市場的。

這個政策的存在,限制了油價的持續大幅上漲空間。它像是一個錨,在一定程度上壓制著市場的多頭情緒。所以,即使短期內庫存下降提供了反彈動能,交易者們依然會警惕 OPEC+ 未來的供應動向,這使得油價的走勢變得更加複雜。我的觀點是,OPEC+ 的政策是目前市場上限制油價上行的主要結構性力量之一。

地緣政治風險:揮之不去的陰影與政策表態

另一個持續影響原油市場的重要變數是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局勢。雖然近期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直接衝突似乎有所緩和,但報告中提到,市場對霍爾穆茲海峽潛在供應中斷的擔憂依然存在。

霍爾穆茲海峽是全球最重要的石油運輸咽喉之一,每天有數百萬桶原油通過這裡運往世界各地。一旦這個地區發生動亂或運輸受阻,將直接影響全球的原油供應,進而推升油價。這種「地緣政治風險溢價」是原油定價中一個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即使沒有實際的供應中斷,光是潛在的風險就足以讓交易者們保持警惕,並反映在油價中。

除了地區性的衝突,主要經濟體的政策表態也至關重要。報告中提到,美國總統川普淡化了放寬對伊朗制裁的可能性。伊朗是重要的產油國,其出口量受到美國制裁的嚴格限制。如果制裁不放寬,甚至有可能收緊,這意味著伊朗的原油供應將持續受到壓制,這對國際油價構成支撐。這種政策層面的發言,能夠迅速改變市場對特定國家供應前景的預期,其影響力不亞於突發的地緣政治事件。

WTI 的技術面分析:挑戰與支撐

除了基本面和地緣政治,技術分析也是我們評估 WTI 短期走勢的重要工具。目前 WTI 價格正測試 65.00 美元這個心理關卡。從技術圖上看,這個價位附近同時也面臨著 100 日移動均線的阻力,大約在 65.31 美元附近。這意味著,WTI 如果要進一步上漲,需要足夠的動能來突破這兩個疊加的阻力位。

我的技術面觀察是,突破像 100 日移動均線這樣重要的技術指標,通常需要強勁的基本面利好或市場情緒推動。如果 WTI 能夠成功站穩 65.31 美元之上,那麼後續可能還有一定的上漲空間。

然而,如果無法有效突破,價格很可能會回落。下方的重要技術支撐位值得我們關注。報告中提到了幾個關鍵價位:包括 64.18 美元(這是 38.2% 斐波那契回調水平)、63.73 美元(這是 6 月的低點,具有一定的心理支撐作用),以及 63.41 美元(這是 50 日移動均線所在的位置)。這些價位是潛在的買盤介入點,如果價格回落到這些區域並守住,則表明市場還有一定的承接力。

從動量指標來看,相對強弱指數(RSI)目前向上指向,但數值仍在 47 附近,這略顯看跌。這表明儘管近期有所反彈,但整體市場的買盤動能還不算特別強勁,仍然處於一個相對平衡或者說稍微偏弱的狀態。

WTI油價走勢圖示

多空因素交織下的市場展望

綜合來看,當前的國際原油市場正處於多重因素的拉鋸之中。美國原油庫存的持續下降提供了近期油價反彈的主要基本面支撐,市場也對即將公布的 API 數據抱持樂觀預期。如果 API 數據顯示庫存超預期減少,我認為這確實可能暗示美國國內消費需求強勁,有望為第三季度初的油價提供短期支撐。

利多因素 (Bullish) 利空因素 (Bearish)
美國原油庫存持續下降 (包括政府報告及 API 預期) OPEC+ 計劃逐步增加石油供應 (如 2025 年 8 月)
中東地緣政治風險溢價未完全消除 (霍爾穆茲海峽擔憂) WTI 在 65.00 美元心理關卡及 100 日移動均線附近遭遇技術阻力
美國總統淡化放寬伊朗制裁的可能性 經歷前一週大幅下跌後,市場情緒雖穩定但偏謹慎
潛在的夏季需求高峰提振預期 全球經濟成長前景仍面臨不確定性

然而,我們不能忽視 OPEC+ 明年的增產計畫對未來供應的影響,這像一把劍懸在市場頭上,限制了油價的持續上漲空間。同時,儘管地緣緊張有所緩解,但中東地區固有的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溢價依然存在,需要持續關注。

我的個人看法是,在這些多空因素的強力拉鋸下,短時間內 WTI 油價很可能維持在一個區間內震盪。上方需要觀察能否有效突破 65 美元關卡和 100 日均線,下方則要留意 64 美元以下的幾個關鍵技術支撐位。

對於交易者或關注原油市場的朋友們,我的建議是密切關注幾個關鍵指標:後續的美國原油庫存數據(尤其是 EIA 官方數據)、OPEC+ 關於產量的最新聲明和動態,以及中東地區任何可能升級或緩解的地緣政治事件。這些因素的演變將是判斷油價下一步方向的關鍵。

常見問題解答 (FAQ)

為什麼美國原油庫存下降會影響國際油價?

美國是全球重要的原油消費國和儲存國。當美國的原油庫存下降,通常意味著市場上的原油供給相對於需求減少,或者需求正在增加(例如季節性消費高峰),這會導致原油市場供應趨緊的預期,從而推升油價。政府發布的庫存數據是衡量市場供需平衡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

OPEC+ 的增產計畫對油價是利多還是利空?

OPEC+ 控制著全球很大一部分的原油供應。他們的「增產計畫」通常意味著未來會有更多的原油進入市場,這增加了整體供應量。從供需角度來看,供應增加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市場的供應緊張狀況,因此對油價來說通常是利空因素,會限制油價的上漲空間。

中東地緣政治風險為何總是影響油價?

中東地區擁有全球最豐富的原油儲量,並且許多關鍵的石油運輸通道(如霍爾穆茲海峽)位於此地。該地區的衝突或不穩定因素可能導致原油生產中斷或運輸受阻,直接影響全球原油供應鏈。市場會對這種潛在的供應風險進行定價,形成「地緣政治風險溢價」,推高油價。即使沒有實際中斷,擔憂本身就足以影響價格。

WTI 原油價格的「技術阻力」是什麼意思?

在技術分析中,「阻力位」是指價格在圖表上難以向上突破的水平。這可能是由於過去價格曾在此處下跌、投資者在此處賣出意願較強,或是重要的移動平均線(如 100 日移動均線)所在的位置。當價格接近阻力位時,往往會遇到賣壓,需要較大的買盤力量才能突破。突破阻力位通常被視為看漲信號,而無法突破則可能導致價格回落。

市場拉鋸示意圖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