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日元逼近一年高點:政策鴿派與超買警訊

歐元/日元逼近一年高點:超買信號下的政策與地緣政治角力

各位朋友,大家好!最近這段時間,外匯市場最吸睛的貨幣對之一,大概就是歐元/日元(EUR/JPY)了。這個貨幣對一路向上衝,成功站上11個月來的高點,交易價格甚至來到了168.70附近。這波漲勢背後,藏著哪些推手?未來的走勢又該怎麼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深入聊聊這個話題。

技術面:歐元/日元漲勢強勁,但超買警訊浮現?

從技術圖形上看,歐元/日元目前的走勢確實很漂亮。我在日線圖上觀察到,它正穩穩地在一個清晰的「上升通道」裡移動,這通常是市場看漲偏向增強的信號。價格不僅在通道內運行,還持續高於9日指數移動均線(EMA)167.07,這顯示了短期的上漲動能非常強勁。

moneta markets

不過,光看漲勢還不夠,我們也要留意一些潛在的風險信號。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14天相對強弱指數(RSI)。最近,這個指標已經飆升到70以上,這在技術分析上是一個經典的「超買」信號。這代表什麼呢?就像一個人跑得太快會喘一樣,資產價格短時間內漲幅過大,可能會面臨技術性的回調壓力,也就是說,短線上有下跌修正的可能性。

所以,技術面給我們的訊息是:大方向上是看漲的,但短線上得小心「漲多拉回」的風險。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交易者會在這個價位附近特別謹慎的原因。

日元的疲軟:日本央行的鴿派態度是主因?

說到歐元/日元上漲,不能不提日元這邊的故事。日元最近在全球主要貨幣中表現相對疲軟,這很大程度上源於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立場

儘管日本近期公布的「核心通脹」數據(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其實是高於市場預期的,照理說通脹壓力增加可能會促使央行考慮緊縮,但實際情況是,這個數據並沒有給日元帶來顯著的支撐。這是為什麼?

關鍵在於日本央行的態度。從最新的會議紀要來看,日本央行成員對日本經濟的下行風險表達了擔憂,而且一些成員對於未來是否需要進一步加息表現出懷疑的態度。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的發言也強化了這種「鴿派」的預期,他對於繼續收緊貨幣政策表現得相當謹慎。

大家可能知道,日本央行過去長期以來一直實施超寬鬆的貨幣政策,比如「量化和質化寬鬆政策(QQE)」和「負利率」等,這導致了日元的大幅貶值。雖然近期他們已經退出部分政策,但市場普遍認為,相較於歐元區或美國,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仍然是相對寬鬆的。這種政策上的分歧,是造成日元對歐元乃至其他主要貨幣持續走弱的核心原因

EUR/JPY視覺比喻圖1

地緣政治與避險資產的複雜遊戲

除了央行政策,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風險也是影響市場情緒和貨幣走勢的重要變數。大家回想一下,當局勢緊張、避險情緒升高時,通常資金會流向被視為「避險資產」的地方,比如黃金或者傳統上被認為是避險貨幣的日元。

然而,在中東局勢持續升級(例如美國打擊伊朗相關目標、伊朗威脅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等事件)的背景下,我們看到黃金價格確實強勁上漲,顯示了避險需求的存在。但有趣的是,日元作為避險資產的表現卻相對失色

這就是前面提到的日本央行政策帶來的影響。因為市場知道日本央行不太可能因為短期的經濟數據或地緣政治風險就迅速大幅收緊貨幣政策,這削弱了日元作為避險資產的吸引力。可以說,日本央行的鴿派立場,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地緣政治風險通常會帶來的日元買盤。

同時,市場情緒的微小變化也影響著貨幣。報告提到,美國總統關於是否攻擊伊朗的決定延遲,這被市場解讀為全面戰爭的可能性降低,市場情緒略微改善,這也促使資金從避險資產(包括日元)流出,轉而偏向風險資產(如歐元),進一步推升了歐元/日元。

歐元自己的表現如何?對不同貨幣強弱有別

再來看看歐元這邊的情況。雖然歐元兌日元表現強勁,但歐元本身在全球貨幣市場上的情況並非鐵板一塊。報告指出,歐元對紐元(NZD)表現最強,這可能反映了歐元區經濟相對於紐西蘭有更好的前景或者市場對歐洲央行和紐西蘭央行未來政策走向有不同預期。

歐元對美元(USD)雖然有所回升,但整體來說仍然面臨情緒較弱以及市場對歐洲央行降息的預期壓力。這說明儘管歐元對日元走強,但其自身的宏觀基本面和政策前景仍需觀察。

另一個例子是英鎊(GBP)兌歐元走弱。這主要歸因於英國近期公佈的零售銷售數據大幅下降,顯示英國經濟可能面臨壓力,這削弱了英鎊的吸引力。

總之,歐元兌不同貨幣的表現差異,反映了全球經濟體之間相對強弱以及各國央行政策預期的不同步性。在歐元/日元這個貨幣對裡,日元的「弱」目前是推升匯率的主要動力。

關鍵技術位與後市觀察:看向2025?

瞭解了基本面和技術面,我們來看看接下來要關注哪些重要的價格水平。這些關鍵的支撐和阻力位,對於判斷歐元/日元短期和中期走向至關重要。

根據技術分析,歐元/日元上行的主要阻力位在哪裡呢?
首先是上升通道的上邊界,大約在168.80附近
緊接著是重要的心理關口169.00
如果價格能有效突破並站穩169.00,那麼下一個可能的目標價就會看向更遠的170.00大關

那麼下行的重要支撐位呢?
第一個需要關注的是前面提到的9日EMA 167.07。如果價格跌破這裡,短期動能可能會減弱。
再往下看,是上升通道的下邊界,大約在165.60附近。通道下邊界通常提供較強的支撐。
最後一個重要的支撐位是50日EMA 164.21,這是更長時間週期的重要均線支撐。

價格水平 類型 重要性 約略價位
上升通道上邊界 阻力 短期阻力 168.80
心理關口 阻力 關鍵阻力 169.00
重要心理關口 阻力 長線潛在目標 170.00
9日EMA 支撐 短期動能支撐 167.07
上升通道下邊界 支撐 重要結構支撐 165.60
50日EMA 支撐 中期趨勢支撐 164.21

看向2025年,歐元/日元的走勢很可能還是會被這幾個核心因素主導:日本央行何時會真正轉向緊縮?通脹是否會持續給予日元支撐?全球經濟前景是改善還是惡化?地緣政治風險是升高還是趨緩? 只要日本央行維持鴿派,歐元/日元似乎就難以出現大幅度且持續的下跌。但同時,匯率漲得越高,技術性回調的風險就越大。

EUR/JPY視覺比喻圖2

我的思考與交易建議

站在我的角度來看,歐元/日元目前的狀況很有意思,但也充滿挑戰。一方面,基本面因素(日本央行鴿派、歐元相對強勢、地緣政治對日元避險功能的削弱)似乎都在支持匯價走高;但另一方面,技術面的超買信號又讓人不得不警惕潛在的回調風險。

這就像在一個十字路口,綠燈在閃爍,但同時也響起了準備變紅的警告聲。對於想參與這個貨幣對交易的朋友,我的建議是:

1. **保持謹慎:** 在RSI超過70的超買區域,追高風險較大。可以等待價格有所回調,或是在有效突破關鍵阻力位(如169.00)並站穩後再考慮做多。
2. **嚴格止損:** 無論是做多還是做空,一定要設定止損點。市場波動大,特別是受到突發地緣政治事件影響時,價格可能瞬間大幅變動。將止損設在重要的支撐位下方(如167.07或165.60下方),有助於控制風險。
3. **關注日本央行動向:** 日本央行的任何關於未來政策的細微調整,都可能對日元匯率產生立竿見影的影響。密切關注日本的通脹數據、央行官員發言以及未來的利率決議。
4. **留意地緣政治變化:** 中東局勢、甚至是全球其他地區的潛在衝突,都會影響市場的風險偏好,進而影響日元的避險需求。

總的來說,交易這個貨幣對需要同時看懂技術圖形、理解各國央行的政策意圖,還要對全球大事有所關注。這也正是外匯市場迷人的地方——它是一個反映全球經濟和政治動態的大舞台。

總結

歐元/日元目前處於一個引人注目的位置,逼近並觸及了11個月高點,這主要得益於日本央行維持其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使得日元相對於歐元顯得疲軟。同時,儘管存在地緣政治風險,但由於日本央行的立場,日元作為避險資產的功能受到削弱,這也間接支撐了歐元/日元的上漲。

然而,我們也看到技術指標RSI發出了超買信號,這預示著短期內可能存在回調的風險。未來的走勢將高度依賴於日本央行是否會改變其鴿派基調、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局勢如何演變,以及匯價能否有效突破或跌破我們前面提到的關鍵技術支撐與阻力位。對於交易者來說,這是一個需要謹慎操作、密切關注市場消息的時期。

常見問題 FAQ

為什麼最近日元會這麼弱?

日元最近的疲軟主要是受到日本央行貨幣政策的影響。儘管日本通脹數據有所上升,但日本央行仍然維持相對寬鬆的立場,對經濟下行風險表示擔憂,並且對未來是否加息持謹慎態度。這種與其他主要央行(如歐洲央行和美國聯準會)潛在的政策分歧,使得日元對外幣貶值。

歐元/日元技術分析中的RSI超買是什麼意思?

相對強弱指數(RSI)是一個衡量資產價格變動速度和變化幅度的技術指標。當14天RSI讀數高於70時,通常被視為資產進入了「超買」區域。這意味著在過去的14天裡,價格上漲的動能非常強勁,可能已經漲過頭了,存在短期內下跌或回調修正的風險。這是一個提醒交易者謹慎追高的信號。

中東地緣政治風險不是應該讓日元這種避險貨幣升值嗎?為什麼這次日元沒怎麼漲?

傳統上,日元被視為避險資產,當全球風險升高時,資金傾向於流入日元。然而,這次情況比較特殊。儘管中東局勢緊張,避險情緒確實讓黃金等資產上漲,但日元受到日本央行持續鴿派政策的壓制。市場認為日本央行不太會因為地緣政治風險就快速收緊貨幣,這削弱了日元作為避險資產的吸引力,其政策影響甚至蓋過了避險需求。

歐元/日元接下來需要關注哪些關鍵價位?

上行的關鍵阻力位首先看上升通道上邊界約168.80,以及心理關口169.00。突破169.00後可能看向170.00。下行的重要支撐位包括9日EMA 167.07、上升通道下邊界約165.60,以及50日EMA 164.21。有效突破或跌破這些水平將是判斷後市方向的重要信號。

EUR/JPY視覺比喻圖3

區塊鏈的過客

在這個變動比行情還快的產業,我選擇當個過客——
不是冷眼旁觀,而是用腳印走過每一段鏈與鏈之間的震盪與狂熱。

我從2019年進入幣圈,那年我沒抓住機會,卻抓住了「學會不追高殺低」的教訓。
我不追短線消息,不炒冷門幣種。
我相信交易不是比誰衝得快,而是誰活得久。

交易勝率:63.7%(過去 3 年合約實測)
資金最大回撤控制:< 11.2%
累積下單紀錄:5,400 筆以上(現貨+合約)
空投收入統計:2021–2023 年總收入超過 $24,000 美金(含 ARB、APT、BLUR 等主流空投)

我使用的工具包括:
技術分析(支撐壓力、RSI、成交量動能判斷)
鏈上數據監控(DeBank、Token Terminal)
板塊輪動模型(L1→L2→GameFi→AI輪動節奏)

我知道這個市場讓太多人懷疑自己、在爆倉後失去信心。
如果我的紀錄、觀點、或者哪怕一段避雷經驗能幫你撐過一段時間,那這裡的存在就值得。

More From Author

台灣AI爭搶繁中語料:為何稀缺?突圍策略揭密

解析EIA原油庫存:掌握油價與市場關鍵訊號

發佈留言